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昭化区2015年重大改革成果简述
发布时间:2016-07-11 17:15:29 来源:中共广元市昭化区委深化改革办公室

昭化区门户网讯(权小容)2015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出台了一大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方案和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近日,区委改革办再次梳理全年工作,将13个极具昭化特色,在省、市、区有较大影响的改革成果汇总展示于后,以供学习参考。

1.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走在省市前列。近年来,昭化区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坚持以为民服务为中心,突出盘活存量资产、壮大社有企业、规范合作社建设三大重点,初步形成了以区供销联社为核心,以社有企业、基层供销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以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业社会化 服务、日用消费品流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四大服务平台为基础的“1+3+4”新型供销合作经营服务体系。规范建设6个基层供销社,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创办社有企业11个,其中直属企业6个,参控股企业5个,从业人员1120人,其中合作组织761人,企业员工359人,形成固定资产1.4亿元。全年经营服务总额首次突破1.2亿元,企业社会贡献额达457万元,帮助带动农民增收2116万元,探索走出了一条偏远山区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新路子。该模式受到省、市各级的高度评价,《盘活存量资产  广泛合作服务——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昭化探索》在省委改革办《四川改革动态》2016第12期信息刊发。

2.成功推出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新路子。高质量完成在晋贤乡新华村、保民村开展的第一二轮农村小型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省级试点,并成功入围第三轮。总结推出 “三问一会定项目自主决策、两套班子三种方式自主建设、三本台账三级验收自主管理、三级网络分段建账自主管护”的村民自建新路子,在2015年省委办公厅《每日要情》第101期和省政府办公厅《川政晨讯》119期刊发,省委李昌平作重要批示,省农委刘铁主任派遣农村处实地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市政府副市长任华兮亦作出重要签批。该经验还被《广元日报》、市委政研室《决策与实践》等多家媒体刊发。目前,该模式已广泛运用到全区民办公助、一事一议等多个项目和水利、交通、农田建设等多个领域中。

3.“龙头企业+家庭农场”1211生猪代养模式在全省推广。以四川铁骑力士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通过与家庭农场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连接机制,以产供销一条龙方式带动家庭农场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由龙头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和技术资源,农户提供劳动力和圈舍土地资源,在双方意见一致的情况下签订养殖合同,以“七统一”的方式进行运作。 其核心内容使1个规模养殖场,2个家庭劳动力,年出栏肥猪1000头,实现保底收入10万元以上。2015年,全区推广“1211”生猪代养户270户,存栏生猪4.62万头,出栏生猪5.6万头,养殖户头均代养利润233.58元,实现代养总收入1308万元,户均收入6.07万元,由此推动我区生猪产业进入生态循环的健康发展模式,《风险两家担 农民稳赚钱——四川生猪养殖大县昭化探索托管养猪》在《人民日报》2015年2月1日新农村栏目刊发。全省生猪生产及价格监测培训会、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推进会,“四轮驱动、生态养殖、多元发展”的昭化现代畜牧业发展经验在全省交流

4.成功开展全省首例集体人工商品林木联合采伐和采伐权拍卖。9月25日,全省首例集体人工商品林木联合采伐权拍卖试点在我区成功举行,市局、各县区林业园林局派员进行了指导和观摩学习。15家木材经营单位经过多轮竞价,最终分别以每立方高出林权委托价100元成功竞拍,实现了市场决定价值,农民增收明显。该信息在省林业厅、市政府门户网站登载。

5.在全市领先推出“智力入股、反包倒租”偏远山区移民库区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针对库区乡镇地处偏远、群众缺乏产业支撑、增收困难等实际,引进广元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陈江雷鸣兴建移民后扶产业示范园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绿岛有机蔬菜基地。创新推出“智力入股、反租倒包、就地加工、电商营运”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投资人、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利益高度融合,三方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到极致,形成从生产到销售良性循环的全新产业链条,探索走出了大学生创业和偏远山区、移民库区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融合的新路子。该经验在市委《参阅信息》第24期刊发,时任市长的王菲书记批示称其为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应在实践中总结推广。 

6.在全市首创“三建、三改、三保”安居扶贫土坯房改造新模式。一是就地新建、搬迁新建、购买重建。鼓励有能力的群众按照“适度集中、适度规模”的原则就地新建;引导居住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差的土坯房户就近搬迁新建。二是改造功能、改建基础、改善面貌。改造农房生产区、生活区功能,鼓励长期在家居住、房屋结构牢固的土坯房户进行改厨、改厕、改电、改水、改圈等“六改”。三是保护传统、保障兜底、保持风尚。突出川北民居特色,保护开发传统村落,建设“记得住乡愁”的乐园。近年来,我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2亿元,累计新建移民乡镇6个,新村聚居点108个、农房12945套,改造旧村落68个、农房7800套,建成农村保障性住房300套。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40个,新型农村社区5个,全区农村危旧房比例从2012年的68.7%下降至45.3%,新农村示范片新房比例达到80%以上,受益群众达4万余人。该经验在省政府办公厅《川政晨讯》第192期刊发,《幸福美丽新村农房建设的昭化模式》在《四川日报》、《广元日报》等多家媒体刊发。

7.在全市首推投融资建设行政审批改革领域并联审批新机制。针对投融资建设领域办事群众办理手续多头跑、多部门跑、办事效率低等难题,研究出台《昭化区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实施办法(试行)》,即在投资建设项目报批过程中,同一审批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或某个部门审批服务事项需要以其他部门的意见为前置条件,由一个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参与,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进行审查,形成审定意见后,相关部门按照审定意见,对程序性前置要件实行容缺预审,建立“一窗进出、同步推进、限时办结、流程跟踪”的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对项目确定到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的总牵头责任部门予以明确规定,限定总办理时限在60到67个工作日内,工作时效大大提升。  

8.从剖解四大难题入手探索小财政办大民生新路子。一是剖解精准难题,建立民生规划、十大救助和十大民生工程实施三大体系;二是剖解投入难题,开辟本级财政保底、争取资金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三大渠道;三是剖解实施难题,建立联动、督查、考核三大机制;四是剖解保障难题,在教育、卫生、水利、交通、住房等五大领域重点实施,效果明显。《广元市昭化区剖解四大难题 小财政办好大民生》经验文章在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要情专报》第58期刊发,并在绵阳召开的全省民生工程专题调研会上作交流发言。

9.在全区广泛推行“两降两加大”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降低创业贷款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实行“送贷上门”服务,为创业者提供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贷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全民创业领域,今年累计办理创业贷款815万元扶持自主创业848人。二是降低市场准入。全面推行“六联办证”并联审批机制、“三证合一”和“一证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1—11月,全区享受工商、税收优惠政策732人,减免税费356.9万元,带动就业831人。三是加大创业资金补贴力度。落实社保补贴、稳岗补贴,积极鼓励企业单位吸纳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均补贴1万元,对在新农村初始创业成功的补贴3000元,为升达、家福门业等企业解决社保、稳岗补贴443万元。四是加大农村创业群体培育力度。大力发展生猪、土鸡、猕猴桃等种养殖产业,打造农村产业发展集群,新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1267户,实现创业就业3547人。

10.探索推出财政资金折股联营产业扶贫新模式。一是扶贫资金量化折股。将财政扶贫资金按照3000元/股折股,投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基金,贫困户优先认领1股扶贫股,合作社预留20%股份,余下股份由全村农户均摊。二是农户土地入股联营。农户将土地按照1亩/股的方式折合成股份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发展核桃产业,农户与集体建立起“同发展、同收益、同担当”的利益共同体。三是发展收益按股分红。专合社收益分红按3:3:4的比例量化,即40%量化到全村人口、30%量化到贫困人口、30%留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公益事业。四是帮扶股份动态管理。合作社中贫困户扶贫股实行动态管理制度,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建卡贫困户脱贫后将收回其帮扶股,分给其他贫困户。柳桥乡普子村于去年5月试点推出该模式,专合社总股份达1077股,可分配收入410万元,每股可分得股金3807以上,预计到2017年可实现整村脱贫。

11.创新推出治安管理、特巡警、交警、消防、案侦中队 “五队”警务运行机制。打破警种条线管理分工过细、派出所工作存在盲区的传统模式,立足区域治安特征,对治安管理、特巡警、交警、消防、案侦“五队”警力资源进行优势重组,推行人员、经费、装备“三到位”保障,管理、调配、考核“三统一”模式,构建扁平化管理体制。由派出所所长、教导员、内勤组成综合指挥调度室,负责情报研判合成、统筹协调指挥、绩效考核管理、信息收集汇总、日常内务管理;业务警种负责加强对各中队业务指导;治安管理中队、特巡警中队、消防中队、交警中队、案侦中队既按照分工履行好中队职责,又集中值班备勤、集中教育训练、集中队伍管理,按照预案参与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重大治安事件和突发事件处置,实现基层派出所向综合战斗实体转型。其经验在《人民公安报》等多家媒体刊发,并在全省推广。

12.在全市率先构建“四位一体”农村基层环境监管体系。形成以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4个片区环境监察执法中队、29个乡镇政府环境监管站、212个村(居)委会(企业)为责任主体的“四位一体”监管网格,对辖区内2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80家工业污染源、近29个集中式生活污染源、33家医疗机构、130余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网格化台账式管理。《广元市昭化区环境监察出新招管理触角延伸基层》等经验文章被《中国环境报》刊登,中国环境网、凤凰网等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全区加强乡镇环境监管的做法也得到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同。

13.在多个领域试点推出一批生产经营、管理管护新模式。在水利管护领域,推出镇公司+村(居)委会+村、组(协会)的“连心”供水管理模式,惠及涉及射箭、黄龙、丁家、青牛、张家、陈江、王家、大朝、香溪、清水、柏林沟、文村、磨滩等13个乡镇(主要是场镇)1.68万人;在林业管护领域,采取“财政投入引导、村级投入主导、企业投入补贴”模式,坚持“森林资源管理护林员、病虫防治测报员、森林防火扑火员、产业发展引导员”四位一体,建立246名专(兼)职护林员队伍,既破解了森林资源管理管护难题,又增添了力量,拓展了服务范围。该做法在市政府《政务专报》刊发,任华兮副市长批示全市学习借鉴。在精准脱贫领域,《紫云村:“靠山吃山”新吃法》在《人民日报》2015年9月11日新农村栏目刊发。《广元市昭化区紫云乡全民创业走出一条盆周山区精准脱贫新路子》在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113期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