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闭
你还可以输入40
广元昭化:“小改革”服务到身边 “大提能”办事更方便
发布时间:2023-03-24 09:02:53 来源: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太公镇白头村通过“村能办”为群众办理业务。 张建 摄


卫子镇狮子村一组村民朱洁通过“村能办”办理养老保险中断补缴

“数据跑,思维变,观念跑在数据前;高频事,村社办,有事不用区镇跑;小改革,大提能,政务服务到家门……”2021年9月以来,随着广元市昭化区“村能办”政务服务事项开办,农村群众办事少跑腿的“顺口溜”悄然而生。2023年2月17日,这项“村能办”便民服务审批事项被列为第四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昭化区“村能办”为何能够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2023年3月20日,记者深入该区部分镇村采访找到答案。


标准化打造“真能办”  政务服务好便民

春光明媚,闻着菜花香,走进昭化区昭化镇松宁村村委会便民服务站,只见前来办事的村民把身份证、社保卡等证件交给工作人员范学成。经过扫描、上传,很快资料就传真到了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综合窗口。紧接着,现场视频连线认证,社保卡续保业务顺利完成。村民昝照玉笑容可掬地说:“现在办个社保、办个医保,在村上都能办,到村上坐摩托车10来分钟,走路半个小时,真方便!不像以前老往镇上跑,坐车1个小时,走路4个小时,有时还要往区上跑,要用一天时间,花费几十到一百元钱。”

昝照玉所在的松宁村是昭化区试点“村能办”的村之一,于2021年9月添置、投运了“村能办”设施设备。村委会便民服务站内设有便民服务、休闲生活等功能区,配齐了彩色打印机、高倍扫描仪、可视电话、电视机等视频审批设备。

“全区分两批梳理出的24类141项政务便民服务高频事项在村里通过‘村能办’办理,95%以上的民生事项不用出村了。”据随行昭化区行政审批局局长唐彬介绍,昭化区属于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脱贫地区、欠发达地区“四区合一”县区,面积1440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全区由29个乡镇(街道)优化调整为12个镇,镇均面积由49.65平方公里增加至120平方公里;建制村由210个调整为126个、24个社区,村均面积由6.85平方公里增加至11.43平方公里,镇、村行政服务半径增加近1倍,出现了群众办事往返跑路、成本高、办事环节多、资料重复提交等问题,群众有怨气,盼望能够早点方便办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为。“区委、区政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抢抓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契机,着力构建‘区政务服务大厅+镇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分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四级便民服务网格,逐级落实全科型业务干部、专兼职人员管理使用‘村能办’相关设施设备,形成‘村能办’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模式,确保基层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唐彬面露喜色地说,全区统筹、整合资金1900余万元,对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进行了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改造,对12个镇150个村(社区)和1个双凤园区大党委服务窗口采购安装187套“村能办”视频审批设备,系统网络搭建在“远程教育平台”,并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通联,实现了社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跨层级跨区域联动办理。

昭化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满足群众办事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五个一”机制,通过视频连线将便民服务从区镇“窗口”搬到“村口”,95%以上的民生事项“不出村”办理,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建好一套“村能办”系统。全区为12个镇150个村(社区)服务窗口配置一台彩色打印机、一台扫描仪、一部可视电话、一台电视、一套政务外网、一本记录台账“六个一”系统设备。

配齐一支服务队伍。全区统一设置镇村便民服务综合窗口,配备2-3名“全科”业务干部。延伸服务触角,发动党员干部主动联系所在网格范围内群众,甄选35岁以下驻村干部、村组干部、党员组建340余支红色便民服务队,全天候受理、全方位服务、全要素保障高龄群众、特殊群体办事。

建强一个亲民阵地。全区依托现有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基础和阵地资源,建立四级便民服务网格,构建纵横贯通、功能集中的5公里范围内事项通办“服务圈”。新增服务吧台、游客吧、众享社等特色功能室,变单一政务服务空间为集家庭生活、便民休闲、集成办公、社会组织培育等为一体的多元服务空间,让服务更有温度、内容更加多样。

梳理一张事项清单。全区组织编办、人社、医保、民政等部门精准梳理便民服务高频事项清单,其中把办事涉及的政府公文、法律条文转换成“我要修房子”“我要生孩子”“我要办保险”等通俗易懂的图文,编写顺口溜20余首,群众看得懂、看得明,服务更亲民。

编制一本办事指南。全区针对居住证、户籍、社保、公积金、房产交易等业务量大、手续多、耗时长等重点事项,逐项优化办事流程,编制办事指南,制作“二维码”,并转码上墙、转码成册、转码上网,方便干部群众随手“扫码”查阅、获取。


规范化运行“高效办”  视频办事更便民

“现在办事很方便,查询、购买社保办得快当,前几天看到村里人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更是快得很,不到半个小时就领到许可证。要是放在以往,要跑到镇上或者区上办理,不是半天就是一天时间,费时费力。”在太公镇白头村便民服务站,三组村民朱素华边办理社保查询业务边乐呵呵地说。

数据网上“跑”,群众不再往返跑。昭化区按村级初审——扫描上传——视频连线——办结回传——证照打印流程,实行材料一次提供、区镇村三级共享,依规分级“秒批秒办”。办事人员介绍,办事群众与窗口人员和村社干部通过视频面对面沟通,能办的“稍等片刻”,确需补充资料的“现场开单”,暂不能办理的“当面说清”,需要时间办理的让群众“放心回家”。通过“村能办”,群众办事时间减少85%、事项办理环节减少65%、材料减免80%。

“群众可借助‘村能办’平台‘点单’预约镇干部‘云端’答疑解惑,镇也可通过平台实时调度村(社区)工作开展情况,极大方便了基层群众办事。”在太公镇党委书记文钟宇看来,“全镇人口增加了1倍,每个村的服务半径增加了一半的工作量。采用‘村能办’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高了办事效率,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昭化区为保障“村能办”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发挥功能,规范了一系列制度、机制,优化审批流程、缩减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提高审批质效,真正方便了群众办事。

建立制度“强管理”。全区出台《“村能办”便民服务平台管理制度》,由镇村落实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压实组织部门牵头协调、行政审批部门跟踪指导、镇统筹执行、村具体落实的责任机制,保证便民服务“有人抓、抓得牢”。

多级联审“升效能”。全区启用“行政审批(服务)专用章”和村(社区)电子印章,服务事项办理由原来的“受理、审查、审核、审批”四个环节减至“受理即审查、审核即审批”两个环节,全面承接划转到镇、村的政务服务事项权限,确保了行政审批的集中、高效运行。

信息防线“守安全”。全区通过服务器本地化部署,规避数据泄露风险,消息、视频会议截图等均自动生成水印,从源头杜绝信息泄露。采取云端存储,办件视频音频保存1个月、电子资料保存3个月,对“问题件”实现可追溯、可查询。


清单化管理“稳定办”  减少跑路多便民

“办事名称:我要摆摊摊;办事内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贩备案”“办事名称:我要办残疾人补助;办事内容: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低保残疾人生活补助申请等”……记者深入采访的昭化镇、射箭镇、元坝镇、卫子镇、太公镇、清水镇等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看到,四级便民服务网格体系健全、功能齐全、人员到位、办事明了。随手翻开办事指南均可看到:涉及民政、人社、医保等的141项便民服务高频事项被转化成为了24类群众通俗易懂的图文。还制作了二维码办事指南,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转码上墙”,办事群众通过扫码即可获知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受理地点等信息,更加快捷便民。

据了解,当前全区“村能办”涉及政务审批事项141项,其中区级100项,镇级26项,村级15项,今年根据实际情况将扩大到200多项。对照《四川省乡镇(街道)法定行政权力事项指导目录》,编印“村能办”事项清单,让村级办理员清楚办理权限和边界。还针对老弱病残幼等特殊人群办事需求,推行“周二定点办理+流动随办”“上门来办+远程协办”等方式,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要素保障群众办事真能办、高效办、随时办、稳定办。

近年来,昭化区探索农村基层公共服务“微改革”,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探索出“村级初审‘直接办’——镇级审批‘立马办’——区级审批‘高效办’”的方便快捷高效便民服务“村能办”审批模式,变“村代办”为“村能办”,变“群众跑”为“数据跑”,真正实现了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就近办”,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极大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目前,全区已累计为群众办事2.2万余件,分别帮助群众缩减办事时间和开支85%、80%以上,群众满意度100%。在“村能办”基础上,延伸建立“企能办”,针对企业服务、产业园区发展,提供更为便捷高效服务,优化企业办事流程36项,推动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成功入驻泽瑞堂、水晶饰品等50家企业,推进建设广之铝、新发、玉龙家具等33个项目,实现美好世家公司从签约到投产用时83天的“高速度”。(任小昌 唐彪 杨黎明 )